北韓(朝鮮)今年5月、8月先後兩次發射軍事偵察衛星時,因為引擎異常等問題連續取得失敗,然而本月21日在第三次發射時卻得以取得成功、讓衛星進入預定軌道。南韓情報機構研判,俄國可能在這其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。全球航班跟蹤服務公司也發現,俄國軍用飛機在衛星發射後的隔天飛抵平壤。
根據《韓聯社》,南韓國家情報院(國情院)今日(23)出席一場非對外公開的國會情報委員會,並在會議上向國會呈報上訴內容,再經由國會議員(情報委員會幹事)劉相凡(國民力量)、尹建永(共同民主黨)代為向媒體轉達。國情院首先證實,北韓21日所發射的衛星已經成功進入預定軌道。
南韓國情院研判,此次北韓發射軍事偵察衛星之所以能夠成功,俄國的協助扮演關鍵角色,「在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(9月13日)會晤俄國總統普丁時,普丁曾公開表示將協助北韓發展發射器(火箭引擎)。經我方確認,會談結束以後,北韓曾把設計圖與第一、二次發射器的相關數據提供俄國,而俄國則將分析結果回傳給北韓。」
▲金正恩22日上午造訪國家航空宇宙技術總局平壤綜合管制所,技術人員向其展示衛星拍攝的關島軍事基地影像。(圖/翻攝自朝中社)
至於北韓軍事偵察衛星的技術發展到達哪一個階段?南韓國情院表示,「通常新一枚人工衛星的發展速度約需耗時3年,然而北韓卻宣稱拍攝到美國關島空軍基地的衛星影像。不過若北韓未對外公開他們拍到的關島衛星影像,則我們無法得知北韓衛星技術發展到哪個階段。」
南韓國情院也指出,雖然北韓早已完成第7次核試驗的事前準備工作,然而目前卻尚未出現即將進行核試驗的跡象,因此年底前進行核試驗的可能性不高;至於北韓計畫要追加發射更多枚的軍事偵察衛星,今年以內恐怕有難度,必須等到明年。
另外,全球航班跟蹤服務公司AirNav RadarBox指出,隸屬於俄國空軍的伊留申IL-62四引擎遠程窄體客機,曾於俄國當地時間22日中午12時19分從俄羅斯海參崴出發、飛抵平壤順安國際機場,雖然目前尚未知悉乘客名單以及飛往平壤的目的,不過研判可能與北韓發射軍事偵察衛星有關。
▲金正恩與技術人員合照,其中竟有洋人臉孔,懷疑是來自俄國的技術人員。(圖/路透)
美國軍事智庫蘭德(RAND)資深國防分析師班奈特(Bruce W. Bennett)向《自由亞洲電台》(RFA)表示,「我認為該架班機上,以衛星為專門研究領域的科學家所搭乘的機率最大。」
《韓聯社》也發現,在北韓官媒《朝中社》所公開金正恩視察衛星發射時的相片中,和金正恩拍攝團體合照的100多名技術人員中,竟然有洋人臉孔,研判可能是來自俄國的技術人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