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想當官光靠科舉太慢 專家曝古人偷吃步

唐朝科舉制度盛行,不少人都希望藉此翻身、躋身仕途,不過大陸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指出,唐朝的科舉制度並不完善,金榜題名後只獲得做官資格,而非直接當官,加上進士科考試困難,大多數人考中進士都已40、50歲,部分文人為了加快進入仕途的速度,決定劍走偏鋒,先從軍、掙軍功,再由上級推薦,讓自己回到中央當官。

于賡哲在鳳凰網節目《中華酒事局》上表示,科舉制度始於隋朝,盛行於唐朝,雖然從數量上來說,科舉並不是進入仕途的最主要管道,然而一旦考中進士,將成為人生最榮耀的時刻,因此古代許多年輕人都對科舉趨之若鶩。

不過唐朝的科舉制度仍有些不完善,比如「考試不糊名」,容易造成作弊、考官放水等問題;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唐朝的科舉只是給了仕人們一個做官的資格,而不是考中了就能直接當官,金榜題名後還需要經過吏部的銓選,不但等待結果的時間很長,過程中一也有很多不確定性。

于賡哲指出,這導致唐朝的文人大多數都有「中年職場壓力」,因為當時的進士科十分難考,唐人有句俗語稱「三十老明經,五十少進士」,意思是說30歲考上明經科,已經算年老,因為明經科比較容易,而50歲考上進士,已經很年輕了。

不過古人平均壽命較短,50歲才考上進士,幾乎等於耗費了所有的人生在念書、考科舉上,之後還要等吏部銓選,又浪費了幾年時間;部分文人為了加快進入仕途的速度,選擇改走另一條道路「從軍」,到節度使手下擔任幕僚,因為節度使都是地方大官員,他們只要推薦一下,就能回到中央、躋身仕途。